若您欲查詢您的會員資格,
請輸入您的會員帳號、密碼,
即可查詢您的繳費情形。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最新消息-內容
標題: 轉知:《科學教育學刊》特刊徵稿_截稿日期2023 年 6 月 30 日
 
內容: 《科學教育學刊》特刊徵稿


特刊歡迎以下主題 (但不侷限於下列主題)

  • 大腦運作與科學學習
  • 科學學習的認知歷程
  • 科學學習與情意的交互作用
  • 認知發展與科學學習
  •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於科學教育之意涵

    投稿截止日期:2023 年 6 月 30 日 預計出版時程:2024 年

    稿件格式 請參考 《科學教育學刊》 之稿約與撰寫體例,中文或英文稿件皆可。


    投稿方式:請將稿件上傳至 iPress 系統

    https://www.ipress.tw/J0166

    並於中文稿件標題名稱末端加註: (投稿 2024 認知神經特刊)


    更多詳情請參閱以下內文說明。


    2024 特刊主題一:認知神經科學觀之科學教育研究

    客座主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楊芳瑩教授

        由於學習內容的領域特定性與知識結構的複雜性,對許多學生來說,科學是困難的學習領域。雖然科學學習意願與個人主觀興趣有關,在目前人類面臨變化日益劇烈的社會變遷與環境問題時,我們希望所有的公民都對科學的知識與問題解決過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進行知情的公共決策。因此,發展有效且適性的科學教學方式是所有科學教育者的目標。

        而為了達成此目標,首先要對學生學習歷程與個別差異有深入的理解。針對學生學習特性與差異的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者借重心理與認知相關理論,多採用回顧性或相對間接的研究方法,像是放聲思考、內容分析、數值模式分析等,這些方法雖能提供深入的認知運作資料,在進行推論時仍有其侷限,因此科學教育研究需加入不同的方法學觀點,以便對科學學習與個別差異有更完整的分析與描繪。

        基於學習與大腦的活化以及更廣泛的認知與神經運作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來探討學習,已成為當前教育研究的主流方向,科學教育研究自然也需包羅這樣的方法論。認知神經科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可從分子到行為尺度,甚至 AI 發展也與認知神經科學相關。教育與神經科學的結合則主要是整合神經科學、教育、心理學等角度,探討大腦的功能、認知運作與學習的關係。

        本特刊將針對如何連結或應用認知神經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於科學教育研究之相關議題,進行實證研究或回顧性論文之邀稿,歡迎研究者踴躍賜稿,以促進國內對於相關議題之廣泛交流。



  • 發布日期: 2023.6.30
     
    Copyright © 臺灣認知神經科學學會 版權所有